xtt:采访XTT:打职业电竞的饭碗没想象的那么香 2024-09-12 15:11:14 0 0 正在激烈对战中的HGT战队。左一为许汛涛。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钥匙球馆,前身是美国职业篮球队超音速队的主场,今年7月18日,这里将举办一场国际性赛事——2014年Dota2国际邀请赛。四大赛区,涵盖世界顶尖的电子竞技队伍,将背负着各自的荣誉,在这里逐队厮杀。获胜队伍除了赢得世界第一的桂冠外,还有高达88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。 5月20日,江苏华西村,10支电竞队伍,50名年轻的中国选手,通过3天的比赛,角逐出了两个通往西雅图的名额。 本次比赛中,HGT战队——这支近年来国内Dota2的新贵战队,却在10支队伍中积分排名第六,惨遭淘汰。 “比赛输了,每个人都有责任。”选手之一的许汛涛,来自天台,口中如此说着,脸上写满倦意。他的队友兼老乡,被誉为“天才少年”的温岭选手陈天宇,因为失利的阴影,离开了战队,回到家乡“闭关”。 “将世界冠军的奖杯捧回家”,对于两名年轻选手来说,这是毕生追求的梦想。然而,失利面前,他们也意识到,就如与他们命运捆绑在一起的电竞运动一般,未来的路,道阻且长。 “野孩子”的电竞童年 老许这几天来,一直想给儿子许汛涛打电话。他知道,儿子在一场电子竞技大赛中落败了,心里肯定不好受。等真正通话时,他准备好的安慰话语,通通忘了,剩下的话相当简洁,无非是:早睡觉、多休息、吃好点。 老许是天台三合镇**的一名普通公务员,他曾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,也吃上公家饭。然而,儿子却走上了一条他最初看起来“极不靠谱”的道路——职业电子竞技选手。 “你儿子什么工作?”这是老许当初最不乐意听到的一句话,很多时候,他只敷衍一句,“在外地工作”,而不会挑明,儿子是在外地以打游戏为生。 往前推10年,老许时常做的事情,就是像游击队员一样,跟踪放学后的儿子,在网吧里众目睽睽下,拽着儿子的耳朵,把他拉回家,之后就是一顿棍棒教训。 “小混混、流氓、不良少年”,都是许汛涛从父亲的怒吼声中,听到频率最高的词语。可往往一番“教育”后没过几天,许汛涛又偷偷摸摸地出现在网吧里。 2004年,是中国电子竞技元年,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了“首届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”。同年,在天台乃至全国的网吧,反恐精英(CS)、红色警戒、魔兽争霸等游戏开始风靡。 控制自己的队伍,在网上与人对战,对手可以是自己的同学,也可以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们,光怪陆离的世界、绚丽的枪与魔法,这一切,都让还是初中生的许汛涛着迷。 于是,在许汛涛眼里,电子竞技和吃饭同等重要,有时甚至高过吃饭——节省饭钱去网吧,是很平常的事。 这便是许汛涛少年时的经历:线上,他与来自全国的高手对战,苦思获胜计策,技术逐渐精湛,胜多负少;线下,他与父亲玩“猫捉老鼠”游戏,被抓住了,免不了一顿暴揍。 与父亲的斗争,一直持续到高一结束,到了高二,战争停歇了,“因为我爸觉得管不住我,就放弃了。” “我要当职业电子竞技选手” 2012年6月,许汛涛大学毕业。 读工商管理专业的他,大学四年,除了上课,他便宅在宿舍里玩游戏,有时,还会参加学校社团或者附近网吧组织的电竞比赛。Dota,则是在他的大学时光中,陪伴他最多的一款游戏。 Dota,中文名《古迹守卫》,是一款5对5的多人竞技游戏,中国玩家更爱称它为“刀塔”。在目前最火的电子竞技游戏《英雄联盟》(LOL)问世前,Dota一度垄断了国内网络竞技平台。 在Dota的世界里有一个排名榜,称作“天梯”。所有玩家的战绩,会被换算成积分,计入“天梯”系统里,战绩越好的玩家,“天梯”的排名也就越高。 2012年,许汛涛在“天梯”上的排名杀入了前三,他本人也被众多Dota玩家奉为“大神”。 毕业季,周围的同学,都渐渐寻到了工作,有些去了银行,有些考上了公务员、老师。而许汛涛,也作出了他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决定。 在父亲面前,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要当职业电子竞技选手。” “儿子要靠打游戏挣钱?”在老许看来,这不可理喻。然而,在许汛涛的坚持下,老许最终答应了儿子的请求。 顶尖电竞选手年薪50万元 2012年7月,江苏太仓,许汛涛凭借“天梯”前三这一简历,顺利加入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支战队——NA战队,他本人也成了战队隶属俱乐部中的一员。 职业电竞选手的收入,来自两个渠道:一是商家的赞助费,这笔钱一般交给俱乐部,再由俱乐部当作工资,发给每一位选手;二是比赛获得的奖金,每个月,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电竞比赛十多场,而冠军的奖金,也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。 这两个收入渠道,从某个方面来说,是相互促进的——比赛赢得越多的队伍,获得奖金也就越多,战绩好了,“粉丝”的多了,赞助商也更舍得在他们身上花钱。 这一规律,也使得电子竞技相比与传统体育,更显示出“丛林法则”。队伍中成绩不好的队员会经集体投票被开除,以免拖累团队。而优秀的队员,也会跳槽去更好的队伍,以谋求更高的战绩和收入。加上老队员退役和新秀崛起,电竞圈里的面孔,也如走马灯般变换。 许汛涛也是如此,成了职业选手后,他辗转多地,先后换了多支队伍。同年10月,他将自己的职业游戏,改成了Dota2。不光是他,国内多数Dota职业玩家,都作了一次相同的转型。相比Dota一代,Dota2更年轻,更有潜力,各项竞赛的奖金也更多。 “目前Dota2在国内有5支一线队伍,这些队伍中的选手,年收入平均在50万元左右,个别选手,甚至有百万年薪。”而许汛涛目前所在的HGT战队,则是国内前八的职业队伍。入行两年,许汛涛透露,自己如今的年收入,在20万元上下。 职业电竞人之殇 上海松江大学城附近,有一间套房。许汛涛和他的4位HGT战队伙伴们,就蜗居在那里。游戏中,5人扮演着5个不同的游戏角色,与对手的5个角色作战;而在生活中,5个人同吃同住同活动,如同兄弟一样。这样的安排,也为了游戏配合默契的需要。 抛开要去外地比赛的日程,平日里到11点,5名队员才会相继起床,各自洗漱完毕后,打开电脑,登录游戏,开始常规训练。 午饭过后,到了下午2点,5人便一同上线,与同档次的战队,进行对战训练。这个过程将进行到晚上11点,甚至更晚。 这也是国内大多数电竞队伍的训练模式:每天1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,包括新战术演练、团队磨合、与各地战队进行对抗训练……忙到凌晨2点,才上床睡觉,第二天起床继续如此循环。 这是从爱好转向职业的必然结果,重复单调的训练,必然会产生“副作用”:每天不规律的饮食作息,大量时间蹲在电脑前,缺乏社交与运动,都成了选手们的“职业病”。 “且不说身体变差,每日与游戏做伴,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宅,因此有时与人正常的沟通交流,都成了难事。”许汛涛向记者坦言,自己与人说话时,时常语塞,但是在网上打字聊天时,却完全没有问题。 退役了,能做什么? 现在,老许对自己儿子的职业与理想,已从最初的反对与不解,转为关心与支持。尽管如此,他依旧忧虑,电子竞技靠吃“年轻饭”,选手的职业生涯并不长久,巅峰时期只能保持5年。过了27岁,多数选手会选择退役。 对于*****出生的许汛涛来讲,剩下的职业生涯,也许只剩下3年。3年之后,何去何从,也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 第一位夺得电竞世界冠军的中国人——“人皇SKY”李晓峰在退役后,当了一家著名电竞俱乐部的经理人。女玩家“小苍”退役后,转型当起了游戏解说员,还开了家淘宝店。当然,也有混得不好的,从此销声匿迹了。 “也许是做生意,也许做些游戏视频,也许是当游戏解说员。”许汛涛对后职业生涯,并没有个清晰的规划。在他看来,自己的短期目标是:拿世界冠军,为国争光! 尽管电子竞技产业被媒体称作“文化创意产业”,但因为目前国内社会认可度不高,加之周边产业链不成熟,也让电竞产业未来的路,充满着不确定性。但是,这不妨碍年轻人追求他们的“职业电竞梦”。 台州的各所中小学,依然有数以千计的人想成为职业电竞玩家,他们大多具备两个特性:对读书、高考不擅长,或者根本就没兴趣,但他们喜欢玩游戏,并想藉此名利双收。当然,这之中不乏有成功的,比如温岭的陈天宇,在长时间的游戏中,成长为了全世界最可怕的中单选手之一,曾斩获Dota的SOLO冠军,在18岁时,被国内著名的VG战队看中,吸纳成为职业队员。 但这只是极少数。“想做电竞选手,如果不是真正热爱这行,仅仅是逃避学习,逃避生活,那还是先考虑清楚吧。”许汛涛对记者说道。【编辑:台州日报】 收藏(0)